产品笔记1 | 关于社区

24 Oct 2018

写在前面

想以此种笔记的形式零散的记录下一些来自产品工作中的思考和经验。

产品笔记 1

产品在使用「专业技巧」之前更应想明产品的差异和核心价值。

我观察到很多产品项目都是以一个「命令」「下发任务」的形式展开,先有「果」再去补足「因」。这个命令和任务其实已经是一个结论了,所以有点自圆其说的意思,因为我要做跟某当前火热的社区相似的产品,所以我去导用户,要努力提升 ctr、留存、时长、人均关注等指标。而这些指标我认为均是关于「产品专业技巧」的概念,通过一些经验性的专业性的手段往往可以在短时间内使指标数据有一定起色,但一个产品的成败(长期留存、自增长)并不是这些技巧决定的,更应是产品的「核心价值」。在我看来在使用技巧前更应明白产品的核心价值,为什么被你的用户需要甚至无可替代,一定要想清楚这部分,否则用再多技巧也是白搭或者仅能让你成为「及格生」而非「优等生」。道理很简单,但往往落实到过程中时,更多人还是倾向于使用自己多年工作经验积累到的专业手段去达成来自 KPI 或 OKR 的 KR 体现出来的目标,这样短期会有效,但很快就会到瓶颈。没有核心价值的产品始终无法得到用户的忠心,也无法帮助团队达成长远目标。

移动设备普及的今天更应该使用充分发挥移动设备优势的互动形态。

去年 Flickr 统计手机拍摄的照片占比已过 50%。PC 和移动设备上的产品解决的需求可能都是一个,比如—— 生产视频,但方式是可以完全不一样的,在移动触控为主和 PC 点击按键为主的交互差异之下,移动端完全可以给用户提供更自然和直接的产品交互形态。比如 PC 上暗示用户可移除关闭需要一个 x 按钮,而在移动端则可以更自然更直观——不想看那我就划掉 / 拖进垃圾桶等等而不一定是一种 PC 式的按钮与功能一一对应的显性关系;感觉这样的形态在目前产品中做得比较好或者大胆的要数 Instagram 和 Snapchat,Instagram 会中庸一些(个人认为大众产品稳一些较好),而 Snapchat 则会更大胆激进;但在记录、拍摄和编辑体验上均是对移动设备的特点有思考的——眼下的瞬间、直观的记录编辑操作、快速的分享、活泼多元高效的互动方式,算是给很多同类产品开了路,但是同类产品们还学得不够,大概还有很多人仍没有从 PC 时代所产生的经典产品 / 交互形态里脱离出来。

社区内容及调性应该有「人」的策略和价值取向。

最近「马蜂窝事件」被人曝出,但作为行业内,有点见怪不怪,冷启动时抓取点别人的内容,好像是理所当然或者是业界常态,大家都这样做,为什么我不能。其实我个人比较不赞同「大家都这样做,为什么我不」的心态。当然如果是一件会有明确收益的事可能我会想要借鉴。但据我观察那些大量无差别抓取别人数据为己用的产品往往并没有因为抓取而获得很好的后续收益和口碑,因为大量无差别的批量抓取带来的就是没有个性甚至是没有品质的内容。用户不是傻子,当下的用户已经很擅长分辨真假账号甚至真假数据了。就连大家认为发展比较滞后印度,经过访谈发现那里的用户也练就成了分辨 Fake User 的本事。所以我认为即使利用自动化工具或算法生成内容也需要产品设计者明确理解用户诉求,能 get 到当下用户群口味的设计者才有希望为用户创造出对味内容,总之产品设计者不能因为「自动化」的存在而让自己的大脑懒惰!在冷启动时由于没有历史数据沉淀没有样本,便更需要融入更多「人」的参与及编排,而不是奢望多快好省而把一切工作交由一个策略粗暴的机器,这样快是快,得来的内容难免生硬虚假过时,没有趣味。这样遍布虚假爬取内容的社区冷启动,真的能吸引来多少愿意长期留下的用户?但目前我认为做得比较好的是即刻,它早期内容非原创,但并不意味纯靠无脑爬取,即刻编辑整理的大量有趣标签便是用「人」的策略去编排海量信息,切中了大量年轻人的喜好,便打下了一个个兴趣圈子的根基,为后续的高质量内容自生产创造可能。

短视频是大脑对图像信息偏好的天性以及存储技术、移动网络发展的产物。

视频存储信息从压缩率来说是低效的,但相较文本,在消费场景下,理解成本更低,大脑负荷更低,尤其适合娱乐休闲场景。而在此场景下相较于信息密度和存储效率,人们更需要的是轻松愉悦感,短视频因而盛行。当然现在大量教育内容或者以前惯常以文本呈现的内容也使用了短视频呈现,我想也应是降低学习和消费门槛的原因吧。虽然我认为正统的专业学习教育,枯燥和辛苦应该再所难免。大脑获取信息必然需付出代价,要么被碎片信息或视频图像化信息改造,低负荷,花费更多时间获取少量信息;要么花费同样时间去获取更高密度信息,但承受更高负荷。

Published on 24 Oct 2018 · Find me on Twitter !

更新 产品笔记2 | 关于社交

更旧 关于动效 01 - 理解动效

back to top